cn en

注塑工艺常见缺陷分析

时间:2025-10-25 17:38:53 浏览次数:5次

  注塑生产中,产品缺陷多与原料特性、设备参数、模具设计相关,常见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类,附核心成因与基础改善方向:

  一、缺料(短射)

  表现为产品未填满型腔,边角或细节缺失。核心成因是熔体流动性不足,如注塑压力/速度过低、料温偏低,或模具浇口/流道设计过窄、排气不畅。改善需提高料温与模温、加大注塑压力,优化模具流道与排气结构,确保熔体充分填充型腔。

  二、飞边(溢料)

  产品边缘出现多余毛刺,多因合模力不足、模具间隙过大,或注塑压力过高、熔体过量填充导致。需检查模具贴合度并调整合模力,降低注塑压力与射胶速度,控制料温避免熔体过度流动,同时清理模具分型面杂质。

  三、气泡(气纹)

  产品内部或表面出现气泡,成因包括原料含水率过高、熔融时卷入空气,或模具排气不良、保压不足。需对原料提前烘干除水,降低射胶速度减少空气卷入,优化模具排气槽设计,延长保压时间排出型腔残留空气。

  四、缩痕(凹陷)

  产品表面出现凹陷痕迹,多因熔体冷却收缩不均、保压压力不足,或壁厚设计不均、浇口位置不合理。改善需提高保压压力与时间,优化产品壁厚均匀性,调整浇口位置使熔体均匀填充,同时适当提高模温减缓冷却速度。

  五、翘曲变形

  产品冷却后形状偏离设计要求,核心是冷却不均、内应力过大,或模具温度梯度不合理、顶出机构受力不均。需优化冷却系统布局,确保均匀冷却,调整注塑参数降低熔体应力,改进模具顶出结构,避免顶出时受力失衡。

  这些缺陷可通过“原料预处理+参数微调+模具优化”逐步解决,核心是确保熔体流动、填充、冷却过程的稳定性与均匀性。

上一篇:吹塑的技术类型 下一篇:没有了!
Copyright © 烟台海龙橡塑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备案号:鲁ICP备05011894号-1